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倪晓颖
短发,爱笑,待人热情,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护师靳芳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乐观的性格背后,是她坚毅的性格和执着的坚守。
善学而后披白衣
靳芳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她的心里早早就埋下了成为一名医生的种子。然而,由于靳芳上中学时因患过敏性紫癜休学两年,与高考擦肩而过,走进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开始学习护理专业。
“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虽然没能成为医生,但同样从事了医疗工作,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靳芳回忆说,为了熟练掌握做皮试的手法,她反复在自己的左前臂上练习,针眼在手臂上排成队。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儿,靳芳以优异的成绩从卫生学校毕业。
年,靳芳进入西宁市城西区尕寺巷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她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辖区的老年人,为了减少患者输液时扎针的痛苦,她勤练巧练,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几乎做到了“一针见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靳芳的护理技术更是日益精进,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她信任的眼神、温暖的话语、亲和的态度,都深得辖区群众的认可。
年10月,靳芳因工作需医院承担公共卫生工作。入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宣教、孕产妇管理、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事宜,面对更多中老年群体和更加复杂的工作,靳芳有了危机感,并开始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为了使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加扎实,更好地指导实践,她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3年的学习取得了大学学历,年5月考取了护师职称,扎实的学习有效促进了靳芳工作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工作促学习,学习助工作”的良性循环。
勤能而后为医者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这是靳芳从事医疗服务行业二十个寒暑的座右铭。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她目光坚定地说,“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工作,更是我将为之付出一切的理想,所以我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一切言行都为群众的健康,为患者的康复着想。”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在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中,靳芳被中心主任辛喜萍选为筹建小组成员,成为了虎台中心的开荒者之一。年11月,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张运营,靳芳承担了以孕产妇管理为主的多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有一天,靳芳在给产妇家属介绍办理计划免疫手续时,家属因为紧张,反复询问了很多问题。为了让家属准确记忆,靳芳就把流程详细写在了纸上,让家属带走了。这件事给了靳芳启发:“与其带走不易存放的便条,不如把相关内容做成册子。”
想到就去做,在城西区卫生计生委和中心的支持下,“杏林春暖”党建品牌之一《与孕产妇心相通靳芳对你说》宣传册诞生。上千份宣传册不仅通俗易懂、流程清晰,而且语言风格亲和力强,内容丰富实用,这让很多产妇和家属竖起大拇指。靳芳还通过建立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