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斑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学者薛仁明试着找回中国人应该有的一张 [复制链接]

1#
专访学者薛仁明试着找回中国人应该有的一张脸年4月8日B10/B11:B10/B11-文化稿件来源:新闻晨报作者:谢岚

薛仁明在台北街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去年深秋,薛仁明和老师林谷芳在奈良法隆寺。

薛仁明常常和三个小孩看太平洋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谢岚薛仁明笑话自己是个“乡下人”:九点多睡觉,五点多起床,对两岸的文化圈而言,他也像是个“乡下人”。没有显赫的学历;在台东乡下当了十多年的中学老师;第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时,早已四十出头,白头发都有了。就是这个“乡下人”,却在短短两三年间成为后起之秀。他所写的胡兰成和孔子,迅速得到了读者和文化界的瞩目,很快结集出版,一纸风行。此后两岸的新书、签售、讲演约请不断。一开始,薛仁明自己都有些诧异:我真的写得有那么好吗?不过现在,他大约知道自己为什么受欢迎了。与其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人的见解,不如说是他实在地说出了弥漫的“时代病”:“怎么大家都那么紧绷?”“我们怎么变成了今天这个德性?”并且,他经历的困惑、选择和思考,为纾解这些病症提供了一种回答。春色浪漫,再做江南之游的薛仁明接受了我的访问,分享了他的困惑、触动和思考。薛仁明,年生于台湾,祖籍福建漳州,父母就未受过学校教育。毕业于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年大学毕业当完兵后,长居台东池上乡下。关心的焦点,是文化的重建和生命的修行。着有《胡兰成·天地之始》、《万象历然》、《孔子随喜》等。你是不是也有一张紧绷的脸?薛仁明惊动台湾文化圈,是因为一本挑战主流看法的处女作《胡兰成·天地之始》。不过,薛仁明在大陆引起
  这次薛仁明老师会从刘邦项羽开始,带我们触摸这群古“汉”人敞亮饱满的魂魄,带我们去看格外真切的历史,使我们自己也能从中找回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
  诗人杨键说薛仁明老师所讲的史记“有一种魂兮归来话史记的感觉。……仁明要告诉我们的是,原来汉人的真容就在《史记》里。”
  下午的课程薛老师会带我们听戏赏曲,继续从戏曲名段中体会生命的意味。课程安排9:00-10:00论语/史记10:00-10:20课间休息10:20-11:0论语/史记11:0-14:00午餐与午休14:00-15:00戏曲/问答时间15:00-15:20课间休息15:20-16:0戏曲适合人群1、传统文化爱好者;2、私塾学校老师及家长;、希望孩子更了解传统文化的家长;课程时间、地点1、时间:年10月-7日2、地点:北京某会所(具体地址报名成功之后告知)课程费用及优惠1、五天元,不含食宿

2、参加过本公司以前课程的八折优惠元/五天

、私塾老师及家长优惠价元/五天。

4、三人以上团报元/五天。5、7月15日之前元/五天。

6、可分阶段报名:前天“论语”与戏曲欣赏元,后两天“史记”与戏曲欣赏元,如符合前述条件,可以享受同等优惠。

7、可报名单日,元/一天(不再优惠),名额有限,报名五天优先。

报名流程1、在线报名:请加
  薛仁明:作者、講者、行者。
  出生于台湾,是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之第十二代。年少時,曾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岁且因之休学半年。十九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
  目前經常於两岸的《聯合報》、《中國時報》、《東方早報》、《南方周末》等报刊發表文章,关心的焦点,是文化之重建与生命之修行。文章长于从浅近之处,推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在“礼崩乐坏”的当下,总能以文化的角度切入,使人即使面对劫难,仍处处见到生机。尤其能夠将中国文化中人间的兴味,在不知不觉中,给挑拨开来,霍地亮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天地。已經出版的繁、簡體著作,有《胡兰成?天地之始》、《孔子随喜》、《人间随喜》、《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其人如天——史记中的汉人》等。


  除寫作之外,现在于台北书院、北京辛庄师范开设有中國文化的长期课程,也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恆南書院以及民間多處講授《史記》與《論語》等短期課程,并曾应北京大学、清華大学、台灣大學、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學等高校邀請,做過多场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因其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回響甚大。

薛仁明先生部分著作:

部分学员课程心得01勞浦強
  薛老师的课,是我上过的最轻松、最活泼、最没压力的课。薛老师也是我见过的把传统文化融汇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国文化就在每天的生活中,她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高大尚”,也不是躺在古籍中苦涩难懂的“之乎者也”,亦不是学院中“中流砥柱”的“砖家驳倒”的专利。
  薛老师与圣贤的神会,对中国文化礼、乐、位的深刻的领会,对戏曲与文化的融汇贯通,每天都使我感动,内心敞亮、清爽。最后两天走路都感觉身心清安,气定神闲了好多,好多!
  来之前有一些些问题想请教老师的,没想到稍稍按耐两天,就被老师全都慢慢稀释融化了。有同学提一些稍深奥(深奥只是对我而言)的问题,老师总能把它回归生活的熔炉,大而化之,使人摸得着,抓得住,落得地,下得根。02刘喜梅
  以前接触读经教育与华德福教育,理论上觉得挺好,但也直觉有很多偏狭,现在知道了教育的成败还是看教育者本身的生命状态!老师状态对了,把自己生命安顿好了,教什么都是对的。
  薛老师对孔门师生,刘邦君臣和京剧名段的睿智解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中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安稳,那种无可无不可,出入自在的弹性,那种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喜气,那种举重若轻的豪情!如果这种安生立命的智慧老师们能心领神会,能把握住这样的大方向去做教育,基本就成功一半了!0匡璐
  从论语到史记,从京剧到昆曲,从台湾到大陆,中国人讲究的是人的气象,亦是一种生命状态;听其言,观其行,在于生命状态是否与其言行相符,真正改变一个人最核心是不用改变,而是提供一个气场。
  薜老师讲传统文化是接地气,是在衣食住行中,修行与学问是让生命状态处于良好的循环中,否则修行再深,学问再高都是背道而行!04高雅
  原来最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的,恰恰是学问与修行。以前觉得这两样怎么样都该是好的~~~如果想要去分辨,只需要去感觉自己的生命状态有没有因学问修行变得的好一点~~05刚毅
  听薛仁明先生讲《论语》,看戏曲名段。五天的学习开始第一天,就领略到真正中国人的感觉。中国人的味道。
  我们这样原本的中国人,是很有味道以及生气与活力的。绝不输于西方国家的。绝不是五四以来要打倒的。他们要打倒的,不过是传统的流弊而已。可惜的是,他们把流弊当成就是了。
  听了薛老师的中国文化课,包括这几年对心性的体践。我越来越笃定和有信心,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安身立命,并有实际的世俗智慧。即便在虎狼的丛林,也自有其自处之道。驯服豺狼。
  我为我是中国人,为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06荣归
  感叹!太让我震撼了,听了薛老师的讲解带着我们看京剧,才知道什么叫国宝。中国文化就是博大精深出入雅俗,滋养生命。以前我对京剧戏曲,觉得很无聊,不知道看什么看不懂,没乐趣。想不到京剧戏曲是如此的好看,充满乐趣,好玩,关键是如此的有文化内涵,从此爱上京剧戏曲,一发不可收拾也。中国的礼乐和文化精神,都在戏曲里面,实在是太滋养生命。07华海戏曲随想
  原来京剧还可以这样有意思。之前,听到京剧或者其它戏曲的声音都烦,觉得有啥好听的?更不可思议的是,爷爷奶奶们还能重复地看。直到在老师的引领下,京剧原来还可以这么爽,里面还有出入,还有解脱,还有举重若轻,还有诙谐。这些都是视觉冲击。发现看一遍真的是在开玩笑,又不是一般电影电视剧。
  老师说看的是里面的爽劲,观众爽了,演员才爽。这样看戏我就轻松多了,不用托着脑袋,皱着眉头分析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看到京剧里奇妙的场景布置,可以静静地欣赏演员没有剧情地“耍宝”。可以注意到演员脸上的表情。可以留心丑角的场景切换。在龙凤呈祥这个剧中,可以看乔玄老头的清亮灵动,可以看孙权的拧巴霸道,可以看刘备的顺溜其它人还说不上来,总之兴趣一下就升起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