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斑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过敏性紫癜引起肾炎如何治疗 [复制链接]

1#

原创药聊斋.常怡勇医学界儿科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哪种治疗方案好?还需临床治疗实践说话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有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1]。

HSPN好发于5岁以上患儿,患儿平均年龄主要为5~11岁,3岁以下少见[2]。医院多就诊于小儿内科。

HSPN肾脏的损害程度与患儿预后相关,是导致HSPN患儿肾功能受损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3]。

我国指南[4]建议病症较轻者(病理等级Ⅰ、Ⅱa)仅需对HSP进行治疗,如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1~2mg/kgd),或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改善患儿蛋白尿症状;

病症较重者(病理级别Ⅱb及以上),GC使用时间较长(半年),有肾病水平蛋白尿或病理级别更高者须用大剂量GC冲击+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等)治疗。

1.GC干预疗法

GC是治疗儿童HSPN的基础用药。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5]建议对于持续蛋白尿1g/(d1.73m2)或新月体性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需加用GC;

国内指南建议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急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或病理为Ⅱb以上者,建议加用GC治疗。

近年多项临床报道研究也均证实GC(包括泼尼松口服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在HSPN治疗中的确切疗效[6]。

临床治疗显示[7],患者经泼尼松治疗后尿蛋白和尿红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IgA水平明显降低(P0.05),可能是由于GC可以预防甚至阻碍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对其肾脏的损伤,肾脏损害降低,又反过来促进HSPN的临床症状减轻。

用药方法:泼尼松初始阶段给予1.5~2.0mg/(kgd),治疗1~2个月后,根据患儿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以及病症改善情况,改为隔日晨起顿服,每2~4周可酌情减少2.5~5mg,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左右。

2.GC+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能够补充机体内缺少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改变抗体和抗原比例,使免疫复合物体积改变,降低人体IgE水平,使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以及血管内皮修复。

丙种球蛋白还可通过免疫反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肾脏等器官的免疫损伤;将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

临床治疗显示[8],丙种球蛋白联合GC治疗小儿HSPN,可降低患者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水平,适合临床应用。另有多篇研究表明[9-11],HSPN患儿联用地塞米松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的效果满意,患儿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均得到改善。

用药方法:患者在抗血小板、抗过敏等常规疗治疗的同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静脉滴注,qd,当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改晨起顿服泼尼松片1.5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d)。

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mg/kg,qd,连续使用3d。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GC+他克莫司

小剂量醋酸泼尼松能增加患者耐受性,同时他克莫司可以提高GC受体的亲和力,加快细胞内受体的应答,从而增强GC的免疫抑制作用,疗效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治疗显示[12],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HSPN不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环磷酰胺联合足量GC治疗,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药方法:HSPN患儿先给予基础治疗(双嘧达莫片维生素C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0.5mg/(kgd),晨起顿服,依据患者病情变化每服用1~2周减量5mg,直到每天服用10mg,维持此剂量服用至治疗结束;他克莫司胶囊0.05mg/(kgd),分2次于餐前1h服用,中间间隔12h,每月监测血药浓度,使其维持在4~8ng/ml,持续治疗3个月。

4.GC+吗替麦考酚酯

吗替麦考酚酯能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的浸润和增殖,并通过抑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合成而发挥抗感染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肾脏血管炎性病变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少部分病例报道提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GC治疗可有效缓解HSP肾损害[13-15]。

也有临床治疗显示[16],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能明显改善HSPN患儿治疗效果及肾功能、免疫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好。但多数观点认为,与环孢素A类似,吗替麦考酚酯治疗HSPN仍有待进一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加以评估疗效。

用药方法:HSPN患儿给予吗替麦考酚酯15~20mg/(kgd)餐前1h口服,每次最大剂量≤1g,分两次服用,服用3个月后减量至0.25~0.50mg/(kgd)维持,总疗程6个月;同时联合应用泼尼松1mg/(kgd)口服,连服8周待患儿尿蛋白转阴渐减量至停药。治疗6个月。

5.常规治疗(含GC)+低分子肝素钙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HSPN的机制可能为:

(1)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因子,使炎症细胞浸润减少;

(2)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的活性,使血液高凝状态得到纠正,从而降低血黏度,使肾动脉供血得到改善;

(3)免疫活性明显,能对抗迟发性变态反应,影响免疫复合物肾炎的发生,抑制其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防止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导致肾损害,并抑制肾小球损害持续进展;

(4)在毛细血管基底膜阴离子屏障重建中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减少蛋白尿。能阻止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进而抑制小儿HSPN慢性进展。

临床治疗显示[17],常规治疗(含GC)+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HSPN能显著提高有效率(P<0.05)并提高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P<0.05)。

用药方法:HSPN患儿给予抗过敏药氯雷他定、抗组胺药西咪替丁、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治疗,若患儿伴有消化道出血或明显腹痛症状,则行GC治疗。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用药剂量为10U/kg/次,每日2次,持续治疗7天。

6.GC+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是临床上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国内关于环磷酰胺的Meta分析显示,GC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HSPN疗效确定[18]。但近年国外HSPN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少,且小样本研究提示环磷酰胺无明确疗效。

还有人[19]对严重HSPN患儿预防和治疗进行Mata分析发现,环磷酰胺相比对照组,对于肾病水平蛋白尿的HSPN患儿无疗效优势,但纳入RCT研究少,且国外大多予环磷酰胺口服,因此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疗效仍需临床循证证据。

7.GC+咪唑立宾或来氟米特

除以上免疫抑制剂外,近年国内外尤其以亚洲地区为主尚有多例关于GC联合咪唑立宾[20,21]或来氟米特[22]有效治疗重症HSPN的临床报道,但均为小样本临床报道,仍有待临床研究证实。

欢迎同行们发表对上述7种治疗方案的看法,也欢迎您分享应用过上述方案或其他方案的临床治疗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廷廷.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治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46(12):-.

[2]李建,徐达良,朱颖.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理特点及Ⅱb级以上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6(5):-.

[3]XUK,ZHANGL,DINGJ,etal.ValueoftheOxfordclassificationofIgAnephropathyinchildrenwithHenoch-Schnleinpurpuranephritis[J].JNephrol,,31(2):-.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55(9):-.

[5]Anonymous.Chapter11:Henoch-Schnleinpurpuranephritis[J].KidneyIntSuppl,,2(2):-.

[6]KawasakiY,SuzukiJ,SuzukiH.Efficacyofmethylprednisoloneandurokinasepulsetherap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