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斑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少肾病患者走遍大江南北,寻医求药只因前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肾病专家于大君。

这是我的付费订阅频道,专门给大家分享IgA肾病、高血压病肾损害、肾病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肾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血尿、紫癜性肾炎、肌酐高蛋白尿知识及问题解答。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私信我。

一说起“肾不好”,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肾虚”,可想而知肾是一个极其容易出现虚症的脏器。

其实,就目前调查研究来说,我们一旦到了中年,身体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老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也大不如以前,在这其中肾最容易出现虚损。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气、血、津液等等,其实都藏于肾脏当中,说起来它其实很像我们以前储存粮食的仓库。

一旦肾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波及到其他脏腑,引发多个系统出现问题。这时往往又会因为“肾藏于体内”,不容易被发现病变情况,等我们察觉是肾出现问题后,往往已经无法挽回。

那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提前察觉到肾发生了病变吗?

并非如此,其实肾发生病变时,会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导致有一些征兆,譬如说肾主水液,肾不好时,往往我们体内的水液会失衡,出现尿量变多或减少,以及水肿等,但是我们一旦忽视这些症状时,肾脏就会因为长期的功能损耗,以至于恶化为肾衰竭。

肾不好,身体会出现以下五种症状

1、容易耳鸣:中医上来说五脏均有一窍,在这其中“肾开窍于耳”。当肾出现虚损时,肾气不足,就会表现出耳鸣,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耳朵里面老是嗡嗡作响。

2、脸色苍白、或是黝黑: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里面有一项即是“望面色”,这是因为体内虚实证型均会表现在面容上,其次是五脏对五色,不同的面色可以表现是哪一个脏腑出现了问题。肾病之所以容易苍白是因为肾病多虚症,人一虚弱就容易面色苍白,其次是肾脏负责排泄毒素,当肾病严重时,体内毒素排泄不了,会出现面色暗沉黝黑,譬如说患有尿毒症的肾病朋友面色多半是暗沉没有光泽。

3、容易出现尿频、尿不尽、尿痛:肾主水,为水脏,负责我们体内水液排泄运化,若是肾不好则会水液运化失常,导致出现尿液失常,所以当我们出现排尿情况异常时,譬如说夜尿多,老是想解小便时,需要警惕肾病。

4、容易出现白头发:中医认为肾主华发,当我们肾气充足时,我们的头发就会乌黑而且有光泽,反过来说,肾不好时,也容易表现在头发,这时就会出现头发容易脱落以及花白,譬如脱发、少白头等等。

5、容易出现水肿:肾主水液,当它出现问题时,水湿之邪就会停留于我们体内无处可去,自然容易出现水满则泛,导致我们皮肤容易出现水肿,其次,水肿容易出现在皮肤组织比较松的地方,譬如说眼皮、面部等等,严重的会容易出现全身水肿。

那当我们出现肾不好之后,该如何调理呢?肾病多以虚为主,在这我们就来分享三味药养肾益精,既简单又好用!

1、温补肾阳——肉苁蓉

肉苁蓉味甘、咸,药性温,可以入肾、大肠两经,功效上擅长于温补肾阳。可以用于药膳食疗,譬如说煮粥炖汤都可以,此外它药性可入大肠,故可以润肠通便。需要注意的是,它药性过于温补且入大肠,因此不适于相火旺盛的人群,以及脾胃虚弱容易便溏的人群。

肾阳虚弱的人,一般表现为容易出汗,四肢发冷,容易疲倦乏力,面色白,可能会出现水肿等的一些人群。

2、滋补肾阴——女贞子

女贞子味甘、苦,药性凉,可以入肝、肾两经,功效上擅长于滋补肾阴。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当作茶饮,也可以用于药膳食疗,譬如说炖汤。

此外它可滋补肝肾、明目、乌须发。顾名思义,我们就知道它适用于肾阴虚以及肝肾两虚的人群,譬如说在晚上睡觉时容易出汗,耳鸣,失眠多梦,手脚心发热等情况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女贞子宜补肾阴,药性寒,因此不适用于肾阳虚的人,以及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

3、滋肾填精——黄精

黄精可入肾、肺、脾三经,药性甘、平,在《纲目》中曾记载到: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故由此可见黄精可以滋肾填精,补脾益肺气。

故黄精可适用于肾精亏虚的人群,一般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易怒、烦躁、男子性兴趣降低、尿频、尿不尽、小便清长等症状。

此外,肾中精气有一部分源于先天禀赋,当先天不足时,也容易出现肾精亏虚,譬如小孩先天不足,就会容易出现肾精不足,出现下肢萎软无力的情况,此时可以用黄精炮制为蜜饯黄精用于益肾补精。

做法:干黄精g,蜂蜜g。将黄精洗净泡发,放入砂锅用文火煎煮至熟烂,水液煮干黏稠后兑入蜂蜜,煮沸,调匀,待凉后装瓶。每次服用1匙,1日3次。

需要注意的是,黄精滋补过度易滋腻,因此不适用于痰湿痞满的人,譬如痰多的情况下忌服,以及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慎用。

结语:三味药材虽然可以家中常备常用,但仍要辨证清楚后方可使用,若是辨证方面有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