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援鄂护士夫妇在情人节互打胸腺肽针视频截图)
自年底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援鄂抗疫。图1是今年2月14日一对来自长沙的援鄂护士夫妇在情人节互打胸腺肽针,被称为情人节最“扎心”的礼物而刷屏网络。
此前也有报道,多个奔赴武汉的医疗队,在出征前都为队员注射胸腺肽用于提升免疫力,这成了这次疫情缺少特效药的情况下,提高免疫力的应急之法。而卫健委下发的《新兴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试行)》1-6版中均未提到胸腺肽这个药物。
那么胸腺肽是什么药物,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预防或治疗的效果?在这里对此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胸腺肽类药物的简介
胸腺是机体的重要中枢免疫器官,位于心脏和大血管之上,为双叶结构。各叶由小梁分隔成小叶,小叶皮质中未成熟胸腺细胞向髓质迁移,逐渐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并形成梯度。
人类胸腺从青春期开始萎缩,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但胸腺内T细胞的产生和发育持续终生。胸腺分泌多种多肽类激素,胸腺肽是胸腺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有了这些胸腺肽的参与,才能促进T细胞在胸腺内增生、分化,最终发育成熟。
(图2.胸腺)
胸腺肽类药物可通过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抵抗能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胸腺肽、胸腺五肽和胸腺法新。
1、胸腺肽来源于动物胸腺提取物,目前多为健康小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主要成分为胸腺肽α1和其它小分子多态。
2、胸腺五肽源于胸腺生成素II(ThymopoietinⅡ,TP-Ⅱ),TP-Ⅱ是从胸腺激素中分离出来的单一多肽化合物,由49个氨基酸组成。胸腺五肽为化学合成,有效成分为TP-II活性中心的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这5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片段,却有着与胸腺生成素II相同的全部生理功能,所以把这个五肽片段称为胸腺五肽。
3、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胸腺生成素第5组分(TF5)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多肽,由28种氨基酸排列而成(见图3),具有胸腺肽类似的生物活性,命名为胸腺肽α1。年胸腺肽α1获准上市,并在24个国家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也用于治疗丙型肝炎、肝癌及免疫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胸腺法新是人工合成的28肽,与人体天然的胸腺肽α1结构一致。
(图3.28个氨基酸组成胸腺法新)
胸腺肽类药物生物学作用和临床应用
胸腺肽类药物可通过刺激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丝裂原来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α、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白介素3等淋巴因子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水平。还可通过对CD4细胞的激活,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胸腺肽类药物可能增加前NK细胞的聚集,而干扰素可使其细胞毒性增强。体内试验显示,胸腺肽可以提高经刀豆蛋白A激活后小鼠淋巴细胞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白介素2的分泌水平。
胸腺肽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疾病、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脓毒血症和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等。但胸腺法新药品说明书仅批准适用于18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作为免疫损害患者的疫苗免疫应答增强剂。胸腺法新用于过敏性紫癜和肾病综合征证据级别低。
胸腺肽类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应慎重胸腺肽类药物。
2、慢性乙肝患者接受胸腺五肽、胸腺法新治疗时,应在定期评估ALT、白蛋白和胆红素。治疗期间可能出现ALT水平暂时波动至基础值两倍以上,此时通常应继续使用,除非有肝衰竭的症状和预兆出现。治疗完毕后应检测乙肝e抗原(HBeAg)、表面抗原HBsAg、HBV-DNA和ALT,并在治疗完毕后2、4和6个月继续检测,因为病人可能在治疗完毕后随访期内出现应答。
3、胸腺肽有注射制剂和口服制剂。由于胸腺肽各种制剂的生产工艺标准不同,产品质量及临床疗效差异较大,变态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过敏体质者,注射前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时,需做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皮试的具体方法为,配成25μg/ml的溶液,皮内注射0.1ml。
4、目前市场上的胸腺五肽规格主要有1mg和10mg,,可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不同厂家制剂不同的原因,胸腺五肽注射液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而冻干粉针为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
5、胸腺法新(1.6mg)以1ml注射用水溶解后立即皮下注射,不应作肌注或静注。
胸腺肽类药物对新冠肺炎的作用
细胞免疫在消除病毒感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使用胸腺肽类药物,可快速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可能有助于抵抗病毒感染。但从作用机制分析,胸腺肽类药物主要是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特异性免疫的增强并无特殊的作用,而且有研究显示胸腺肽对健康人的基础T细胞数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此类药物对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从增强细胞免疫的角度,胸腺肽类药物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胸腺法新可用于纠正感染性休克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因此也可以尝试用于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但使用胸腺肽类药物时,应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过敏、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的监测。
参考文献
1.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法新药品说明书
2..王孟军.重组人胸腺肽α1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10(2):-.
3.马晓华,康建,张晓坚,等.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建立胸腺法新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医院药学杂志,,37(3):-.
4.ChaoHe,WeiPeng,ChuanLi,etal.Thymalfasin,apromisingadjuvanttherapyin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afterliverresectionMedicine(Baltimore).,96(16):e.doi:10./MD.
5.LiawYF.Thymalfasin(thymosin-alpha1)therapy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JGastroenterolHepatol.,19(6):S73-5
6.刘心霞,申平鑫,杜姗,等.胸腺肽类免疫调节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医药导报,网络首发时间:-02-:17:45,网络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