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亲属间不建议输血?为什么不主张用新鲜血?为什么献血是无偿的用血却要费用?来,一起医院输血科龚敏珠主任怎么说吧。
本期嘉宾
龚敏珠,副主任医师,医院输血科主任。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曾获-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参与编写上海市《医疗机构输血标本运送与废血袋回收处置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的起草。
直播内容精彩回顾
1、病人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亲属间尤其是一级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要大得多。主要是,输血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有免疫活性,输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血者的器官组织,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恶心、腹泻以及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等,死亡率高达90%。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一般要比无血缘关系的高10~20倍。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
2、为什么不主张用新鲜血?
这是因为新鲜血中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并且新鲜血中有活性t淋巴细胞最多,会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同时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摄氏度可生存3天,所以3天内的血液尚有被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过3天的血反而安全。
3、为什么献血是无偿的,用血却要费用?
我们国家实施的是无偿献血制度,是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但是血液的采集、血液制品的制备、各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血液的储存运输等等,国家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而患者有偿用血支付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成本费用。
4、血型的故事
我们常用的血型系统主要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体统主要有4种血型即a型、b型、o型和ab型,中国人以o型为主,ab型最少。abo血型系统和遗传相关(见下图)
而rh血型系统分为rhd阳性以及rhd阴性(俗称的熊猫血)。汉族人rhd阳性占99%。
5、输血为什么要分血型呢?分血型的意义何在?
因为输血必须血型一致,现代医学早已明确,在血型不合的人之间输血会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凝集变形以致破碎溶解,最终危及生命。发生这种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同血型个体红细胞上带有不同的抗原,而其血浆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两者相遇则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溶解。人类红细胞的另一个重要血型系统是rh血型系统,它与abo血型系统不同的是必须接触过不合红细胞后才会发生免疫反应,也就是第二次输注不合红细胞也会发生溶血。
6、每次献血-ml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吗?
合理的、有规律的献血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我们知道就是血液也是需要新陈代谢的,我们通过献血,可以促进我们血液系统的新陈代谢,一般一次献血-ml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每年次数不要超过3-4次,次数过多的献血,有可能导致我们的造血功能过度的使用,引起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
7、输血的意义何在?
输血治疗是临床上对于很多疾病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输血的常用血制品是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输注红细胞是抢救重度贫血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输注红细胞。另外通过输注红细胞,还可以增加体内的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贫血症状,比如说严重贫血的患者,就需要通过输注红细胞来进行治疗。
输血小板主要应用在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并且伴有严重出血的情况下。比如进行白血病化疗后出现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症状,就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
输注血浆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身上,通过输血浆给体内提供纤维蛋白原和各种凝血因子,达到止血的目的,比如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友病等。
8、输血是否有危害?
输血可能会带来:①输血传播性感染,比如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梅毒等等。
②输血非感染性反应,比如过敏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铁超负荷等等。
综上所述,由于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输注。一般我们使用限制性输血原则,比如红细胞输注一般要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g/l、血小板输注要求计数低于30×/l或血小板减少伴明显出血,血浆输注要求严重出血(非大出血)患者若存在凝血检查异常时等等
9、无偿献血者的福利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号)的要求,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的通知》,旨在减少患者临床用血费用的同时,鼓励无偿献血,让献血的爱心在人群中流动,让社会充满更多的爱。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供稿:输血科陈洁
编辑:宣传科
上观号作者:医院